200 個用 AI 賺錢的方法
分享一份由 Hubspot 整理過的文件,列出 200 個以上用 AI 賺錢的方法,三欄分別是「點子」(idea)、「類別」(category) 和「如何開始」(how to get started) ► 連結
(文件可以依類別排序,整份文件共 10 個類別)
如果英文看不懂,可把文件丟給您常用的 AI 翻譯軟體,我在這就不翻了。
我快速瀏覽了一遍,分兩部份來說。第一部份,點子本身的感想。第二部份,這種做法的感想。
點子方面,無法作全部,以我的專業和興趣挑其中三個來嘗試,我會挑:
- Create AI-enhanced video editing and effects plugins for OOO (不同產業)
AI 輔助影片剪輯和特效外掛,客戶可以是任何產業,運動員 / 教練 / 球探、廣告公司 / 行銷人員 / 導演 / 電視台、電商 / 房地產 / 學校等。
我認為 Sora 等文字生成影音的高峰期即將到來,但將「片段」變成「完整影片」這中間仍有一個 gap (= 生意),以前都要人工來做,如果能由 AI 做,不比人工作差的話,應該會接到不少生意。
- Provide AI-powered language translation and subtitling for online courses / online fitness classes / travel and tourism videos
AI 生成的翻譯和字幕,給線上課程 / 健身課 / 旅遊觀光影片
這一點目前就有,但還不夠好,因為翻譯需要在地化,不過我想這對 AI 來說很簡單。關於這點我想說的是:「國際化」對台灣創作者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?好消息是我們可以輕易輸出,同時也是壞消息,別國的創作者也會進來搶佔關注力。在可見的未來,西方人會說標準的中文,甚至台語,現在我們追美劇、追韓劇,未來我們可能連上課都是 follow 他們,語言不是問題,"好看度"才是。
- 文件中我認為最有趣的是 Customer Service and Virtual Assistance 這個類別,因為這些比較是傳統業。例如提供服飾電商一個「虛擬試衣間」,你的人若穿上某件衣服會變得怎樣,這技術一點也不新,我玩的黑神話悟空都可以變裝了,但目前還沒看到真正成功的例子。戴眼鏡、買家具 (這有)、室內設計等。
還有一個點子:Build AI-powered virtual event gamification and attendee engagement tools,建立一個 AI 平台,融入遊戲化和來賓互動工具。我目前沒看到夠好的,也覺得這是個大機會。
第二部份的感想比較多,首先 200 個聽起來很多,但很多方法都是類似的,只是不同說法,for 不同產業,都可以合起來做,舉例來說,如果產業是 Content Creation and Editing,所有點子都應該一起做。再來很多點子已經有人做了,不算特別創新的點子,很多都是傳統的點子,只是加上了 AI 兩字。有些甚至拿掉 AI 兩字,也是可以做。
所以這樣的清單對我來說,只是一個明顯的 lead magnet,想要你的 email 而已。我不反對 lead magnet,他就是一個引客標準公式,但 lead magnet 多數有個缺點,就是資訊流於表面,太 general,沒有實質牛肉。
最後我想提兩點:
- 如果你要做 lead magent,還是要給牛肉,我的理想作法是從你的上等牛肉,切一小塊下來,就算客人沒有買你大塊牛肉,免費的小塊也覺得美味。
- 大數就是美!像這種「大清單」會令人著迷的想看,而清單只是一種隨手累積,"想做才做"的效果不好,而是平常在你的筆記本裡,就要開很多的「大清單」,然後看到符合某清單的東西,就馬上給他加進去,累積到 50、100、200 列的時候,就看要怎麼展示和利用。清單是有力量的,我就是一個清單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