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產三態

流通性的英文是 liquidity,liquid 是液體的意思,例如水,可以自由、輕易的流通。把這個字放在資產上,最像液體的是現金,可以馬上使用它來買商品或服務。其他的資產如股票,都要先把它賣掉換成現金,才可以用它。還有像房子,基本上像固體,流通性很差,你需要錢的時候,房屋無法馬上變現,就算把房子拿去借貸,估值加撥款也要好幾週的時間,在流通性上,房地產很差,在房市景氣低迷時,更是變現緩慢,無法救急。

如果資產也有三態,有液體、有固體,那有沒有氣體呢?

氣體是看不見摸不著,但有價值的,你不覺得這跟虛擬貨幣很像嗎?

如果「空氣」是種資產,那應該值多少錢?

有人說「比特幣」就是空氣,所以值多少錢?

以流通性來看,氣體比液體還好,有人放屁你馬上聞到,比特幣一掛單馬上變現,大勝你賣房子,甚至賣黃金,固體般的不便。

氣體的流通性 > 液體的流通性,所以本文的意思是「比特幣某天會比現金還好用」?

沒錯,這是預言。雖然不知道那天何時到來,但我們應該做好準備。

"好用"是相對性的,要讓這句話成立,比特幣不用改變,只要現金變"難用"也可以。現金會不會越來越難用?

麥當勞大薯以前一包 32 元,現在變 55 元,現金變得越來越小,物價膨脹的威力讓人們"不進則退",這些人包括賣東西的商家。

這對「流通性」有何差別?當商家收到的現金越來越小,那如果可以收比特幣,商家會寧願收比特幣,這對流通性就有差了。假如未來你買東西可用現金或比特幣付款,我仍會選擇用現金付款,但我賣東西會希望收到比特幣,這會造成一個現象,就是「用比特幣支付享折扣」。

到時,比特幣變成「氣體」,看不見摸不著,卻是生存的必要資產。

現在若聽到有人說,比特幣就是「屁」,也許他是對的。


Subscribe to 暢想 2025

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-only issues.
Jamie Larson
Subscribe